网站首页 >> 廉政作品 >> 正文

莫让“圈子文化”变成“腐败文化”

发布日期:2016-04-06


     人是社会之人,任何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活。

     随着学习、生活、工作的不断变化,总要接触、认识、结交一些朋友,形成自己的“朋友圈”。这是很正常的事情,也是人际交往的所必须的。

     身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有自己的“圈子”并不是坏事,并不可怕。可怕的是“圈子文化”在无声无息中变味走样,忘了初衷,没了底线,演变成“腐败文化”,把自己带上了不归路。

     在现实生活中,有些干部聚在一起,搞个同乡会、同学会,隔三差五聚一下、聊一下,谈谈理想,叙叙旧情,看着好像漫无目的,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,是要结交情谊,为将来相互提携、互通款曲“铺路”“架桥”,增加谋私利、徇私情的“资本”和“砝码”。有的人只要是他工作过的地方,都利用手中的权力“正正规规”地搞团团伙伙,“名正言顺”地拉帮结派,全要搞成他自己的领地,到处插手人事安排,关照自己小圈子里的人,不知不觉中“圈子”成了团伙、成了帮凶。

     从近年来,党中央查处的“大老虎”来看,季建业、倪发科、刘志军、刘铁男等高官倒台,无不与商人“朋友”有关。在他们的“朋友圈”中,有各有所图的“好亲戚”,有互帮互助的“小老乡”,有合作多年的“老同学”,还有一见如故的“新朋友”。。。。。。总之,是形形色色,错综复杂,使得原本承载着美好回忆的老乡之情、校友之谊、战友之义,在权钱交易、利益输送的过程中,严重变质、变味,既害了自己,也连累了家人,成为了人们茶前饭后讨论的话题。

     类似的教训太多太多,举不胜举。

     清廉一生之事,贪腐一念之间。广大党员干部一步步成长起来,对于党的规章制度、纪律条例应该是清楚的,明白的,应该自觉做“禁令”的宣传者、执行者和维护者,不能把规章制度当成摆设和花瓶,搞小动作、打擦边球,甚至随波逐流,推波助澜,把“圈子文化”变成“腐败文化”,把“朋友圈”变成“腐败圈”。而应该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戴好“紧箍咒”,涂上“防腐剂”,练好“金钟罩”,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,敢于对各种不法行为说“不”,保持高尚的生活情操,守好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真正做到不仁之事不做、不义之财不收、不正之风不沾、不法之事不干,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,堂堂正正做人,干干净净干事。

     但愿,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定期清理“朋友圈”,随时净化“朋友圈”,让“圈子文化”回归常态,保持纯洁,时刻散发着健康向上的气息。(周永军)

上一条:重“德”轻“得” 下一条:清明传承清正家风

关闭